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直属单位 > 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中心 > 建设成效
 
加强管理优化模式 依托退耕还林发展壮大林沙产业
发布时间:2015-06-23     来源:市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中心      作者: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南部,国土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境内主要分布有毛乌素沙地、库不齐沙漠、丘陵沟壑、黄河冲积平原等五大地貌类型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同时也是一个生态极端脆弱、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2000年以来,根据国家和自治区的统一安排,鄂尔多斯市结合地区生态环境状况和全市农牧业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及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计划,大规模组织开展了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建设。发展林沙产业,调整农村牧区人口布局和产业结构,取得了显著成效。2000年,鄂尔多斯市开始启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截至2014年底,全市累计完成工程建设任务561.7万亩,占计划任务的100%。其中,完成退耕地还林135.8万亩,占计划任务的100%;完成荒山荒地造林390.9万亩,占计划任务的100%;完成封山育林35万亩,占计划任务的100%。累计完成投资325807万元,其中完成种苗造林补助投资31135万元,粮食补助投资194334万元,生活补助投资33796万元,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投资66542万元。工程涉及全市8个旗区的49个乡苏木镇,惠及11.03万农牧户,41.2万多人,约占全市农牧业户籍总人口的44.1%。 

   实施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站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面向21世纪生态建设发展方向,着眼于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大局,为增加林草植被,再造秀美山川,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科学利用土地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15年来,鄂尔多斯市始终站在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退耕还林各项方针政策,在工程布局、林种树种选择、治理模式筛选推广、发展特色产业等多方面探索创新,不仅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经济等综合效益也十分明显。

   一是以生态脆弱区为重点集中退耕,促进农牧业产业结构有效调整。20002014年,全市累计完成退耕地还林任务135.8万亩,其中生态脆弱的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完成退耕地还林126.6万亩,占计划任务的93.2%。以黄河沿岸和无定河沿岸为主的优化开发区完成退耕地还林任务9.2万亩,占计划任务的6.8%。2000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全市耕地总面积达713万亩,其中旱作耕地达42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8.9%,水浇地面积293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1.1%。2014年全市总耕地面积下降到了616万亩,较退耕前减少了13.6%。其中旱作耕地下降到了189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0.7%,较退耕前减少了55%。水浇地面积达到427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9.3%,较退耕前增加了45.7%。2000年全市退耕前农牧业从业人口93万人,2014年下降到了55.3万人,减少了40.5%。20002014年全市退耕还林政策性补助总额达到240282万元,退耕户户均收入21784元,人均收入5832元。在耕地减少97万亩,一产从业人员减少约40万人的情况下,全市粮食产量由2000年的13亿斤增加到30亿斤,增长了130.8%。在禁牧总面积达3518万亩的情况下,全市牲畜总头数由退耕前的615万头只增加到了1227万头只,增加了99.5%。全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2453元增加到了13439元,增长了447.9%。2000年全市农牧业生产总值16.85亿元,2014年达到了99.6亿元,增长了491.1%

   二是大力实施‘三区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大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区生态移民、扶贫移民力度,加快调整农村牧区土地利用结构和人口布局。“十五”以来,鄂尔多斯市经济迅猛发展,工业经济持续高位运行,城镇化加速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初见成效,形成了以农业经济为基础,工业经济为支柱,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三化”互动、良性发展的国民经济新体系。为了进一步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牧区”的力度,实施“收缩转移,集中发展”战略,同时紧紧抓住城乡统筹发展试点建设的重大机遇,对生态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发地区和禁止开发区贫困人口,重点实施移民搬迁。以此来调整农村牧区人口布局、产业布局、生态建设布局,推进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绿色农牧业、高效农牧业转型。2007年市委、市政府开始实施“三区发展规划”,规划“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总面积7.63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87.9%。这一区域也正好是鄂尔多斯市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主要区域,93.2%的退耕地分布在这一区域内。截至目前,全市累计转移农牧民4.8万户、13.4万人,其中:生态移民3.1万户、8.6万人,矿区移民1.7万户、4.8万人,建成生态自然恢复区2.37万平方公里,占禁止开发区面积的53.4%。配套建设精品移民小区18处、3.17万套,在建8232套,共计投入资金47亿元。到2020年,两区域规划移民15万人,限制开发区常住人口减少到5万人,完成禁止开发区183个贫困嘎查村转移任务(涉及贫困农牧民5.4万人),4.44万平方公里国土实现生态封禁休复。“三区发展规划”实施后,全市85%以上的退耕农牧民将移入城市二、三产业和“优化发展区”,退耕农牧户的长远生计问题和成果巩固问题可望得到根本解决。

   三是以灌木为主要造林树种,把工程建设与林沙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促进生态恢复,增加农牧收入。上世纪80年代,鄂尔多斯市开始尝试发展林沙产业,经过多年探索尝试,到上世纪末,全市的林沙产业开始起步发展,产品主要有沙柳白条、柳编、刨花板等初级产品。2000年退耕还林工程启动,其投资之大、涉及面之广、政策性之强,是鄂尔多斯市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全市抓住退耕还林的历史性机遇,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型林业,全面推广沙柳、柠条、羊柴、沙棘等灌木造林,培育壮大林沙产业原料林基地,促进林沙产业加工业快速崛起。截至2014年,全市退耕还林工程灌木造林总面积达到了480.6万亩,占工程造林总面积的85.6%。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林沙产业基地建设和林沙产业发展。截至2014年,全市以柠条、沙柳、羊柴、沙棘、山杏为主的工业原料林基地达到了2927万亩。以沙柳为主要原料的中高密度纤维板,以柠条、羊柴为主要原料的饲料加工业,以沙棘、山杏为主要原料的饮品、保健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形成了基地加企业加农户的林沙产业发展模式,同时孕育了一批如高原杏仁露、天骄沙棘资源、东达蒙古王集团刨花板、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厂等规模林沙企业21家之多,初步构筑起了林板、林纸、林饲、林能、林景一体化和饮品、药品、化妆品“五化三品”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到2014年,全市林沙产业总产值达到44亿元,带动农牧民23万人,人均纯收入达到2600元。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灌木造林,不仅助推全市林沙产业快速崛起,而且大大提高了工程造林质量和生态防护效益。经国家和自治区核查,全市工程造林面积核实率达到100%,退耕地还林面积合格率达到99%以上,宜林荒山荒地造林面积合格率达到85%以上。工程建设新增乔灌木林地561.7万亩,可使全市森林覆被率提高4.3个百分点。同期全市森林覆盖率由12.16%提高到了25.81%,提高了13.7个百分点;植被覆盖度由2040%提高到80%以上,地区生态环境状况走出了治理-破坏-再治理-再破坏的困绕,迎来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大为改观的可喜局面。 

   四是以“窄林带宽草带”为基本模式,培植退耕户后续养殖产业,提高退耕地效益。鄂尔多斯市的退耕任务集中安排到了水土流失严重和风蚀沙化严重的的半农半牧区,本地区是全市生态极端脆弱,农牧业基础设施落后,农牧业人口相对较多,农牧民生活最贫困的地区。该地区农牧业产业呈现出典型的传统旱作农业和传统畜牧业二元互补结构,人均耕地面积大,一般达10亩以上,人均草原面积小,一般在50200亩之间。旱作农业主要解决人口吃粮和牲畜饲草料问题,养猪养羊除自用外,多数到市场上出售,农牧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此,并为旱作农业提供大量农肥。基于本地区旱作耕地面积大,农牧民具有传统的养殖习惯和技能,鄂尔多斯市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普遍推广了“两行一带”或“一行一带”带间种植优质牧草的治理模式,旨在扩大农牧民饲草料生产,增加饲草料产量,扩大养殖规模,提高退耕地效益。“两行一带,带间种草”模式,即以两行造林为一带,株行距一般为1×2米,林带间距一般为68米,在林带间种植优质牧草。“一行一带,带间种草”模式,即以一行造林为一带,株距11.5米,带(行)距一般为45米,在林带间种植优质牧草。“窄林带宽草带”治理模式,林带发挥生态防护功能,带间种草可在短期内使林下植被盖度大幅提高,有效减少了地表风蚀和水土流失,生态效益十分显著,同时为退耕户提供了大量的饲草料,可在12年内迅速扩大退耕户的养殖规模。据测算,林带间种草亩产草量一般在5001000公斤,平均2亩退耕地可养1只羊,人均退耕4亩,可增养2只羊,人均年增收200元。2000年鄂尔多斯市首次提出了建设绿色大市、畜牧业强市的目标,全面推进禁牧休牧轮牧、舍饲半舍饲养殖、转移农牧民三大政策,实施生产布局、人口布局、生产方式、种养结构、资金投入、产业化等六大调整,在全市掀起一场绿色风暴。就在这一年,鄂尔多斯市在全市范围内推行禁牧休牧,对伊金霍洛旗、准格尔旗、达拉特旗及西四旗的项目区、沙化退化严重地区进行全年禁牧,其余地区实行46月休牧,休牧结束后实行草畜平衡制度。在这种背景下“窄林带宽草带”的种植模式效益凸显,既解决了农牧民发展舍饲半舍饲养殖的饲草料问题,又使禁牧轮牧休牧制度得以顺利开展,牧场的利用更加高效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一直到2006年,全市在退耕还林带间累计种植优质牧草达135万亩,但项目区约有90%的种草面积超过了5年,鉴于带间种草的生物学特性,草本植物开始衰退死亡,带间种草产草量已远远不能满足农牧民生产需要,于是便出现了偷牧夜牧的现象,造林保存率随之降低。综合上述因素,从中得知,要想巩固已有的建设成果,必须继续大力推广发展带间种草模式,更新衰退牧草,使这种良性的发展方式延续下去,真正意义上实现牧场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解决退耕农牧户的长远生计问题。

   五是以生态防护为主要目的,乔灌草相结合,充分发挥工程建设的生态效益。我们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针对全市干旱少雨,风大沙多,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灾害性天气活动频繁等自然气候特点,并根据以丘陵沟壑为主的水土流失区和毛乌素沙地、库不齐沙漠为主的风沙区等不同地貌类型区土壤水分等条件,以水土保持林和防风固沙林为主要林种,结合不同地区农牧民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现状和林产工业发展规划,重点推广了沙柳、柠条、羊柴、沙棘、山杏、油松造林。在水土流失区,以油松、山杏、沙棘为主要造林树种,采取鱼鳞坑或水平沟整地,林带间种草的治理模式。风沙区以沙柳、柠条、羊柴等为主要造林树种,采取带状整地,带状造林,林带间种草的治理模式。20002014年,全市完成退耕还林工程建设561.7万亩,其中在水土流失区完成167万亩,风沙区完成394.7万亩。退耕地以丘陵沟壑区为主,荒山荒地造林以风沙区为主。据调查统计,造林种草两年以上,项目区的林草植被均可以达到90%以上,侵蚀量减少65%以上,风蚀量减少70%以上。